Fork me on GitHub

数码人像摄影读书笔记与实战

人像摄影是摄影门类中难较高的。最近读了《品像–数码人像摄影与后期专业教程》这本书,作者徐阳。介绍了各种摄影技巧,本文就其中的几个点做一个笔记。

上一篇博客记录了风光摄影中的一些专业知识和技巧,关于器材和相机的相关概念类似,不作过多描述。那么直接进入主题。

拍摄技法

  • 摇拍是一种拍摄移动中的被摄体的技法,以摇动镜头的方式跟随被摄体来表现其速度感。
  • 俯拍有利于表现地平面上景物层次、数量、位置等,给人一种辽阔深远的感受。
  • 仰拍有利于突出被摄体高大的气势,能将树这样向上生长的景物在画面上充分展开。仰拍人物时要注意,脸部较胖的尽量不要这样拍。
  • 平摄人物活动的场面,能让人感到平等、亲切。
  • 多次曝光是在一幅胶片或感光器上拍摄几个影像。

人像基本构图

同风光摄影的构图有很多相似之处,人物摄影的主体是人,将人放在画面中的什么位置,如何突出人物主体的地位是应该考虑的问题。

构图

  • 井字构图是一个万能的选择。
  • 中央构图可以配合其他的因素增加图片的分量。
  • 对角线构图可以使画面活力大增,可以包含人身体的各个部位。
  • 开放式构图强调画面内外的联系。
  • 留白式构图可以使观者的思维有所联想和延伸,能产生遐想。
  • 双重架构式构图可以使画面产生远近,明暗,虚实等装饰效果。
  • 大景别构图常用在风景优美广阔或大气巍峨的地点来拍摄人像,为避免环境喧宾夺主,可以从环境与人物的虚实、明暗、色彩、质感、动静等的对比达到拍摄意图。
  • 透视构图可以由空间线条聚焦到被摄体。

人像公式化构图

人像公式化构图可分为特写、半身、七分身、九分身和全身等构图类型。

  • 特写与半特写对见于影视和妆面的拍摄,以头顶到胸为构图框线,对被摄者要求面容姣好,表现力强。
  • 半身构图以头部至腰胯部为构图框,加入了部分肢体。
  • 七分身构图到膝盖部位上下。九分身构图到脚踝,要求被摄者的小腿部分漂亮。
  • 全身一般为带背景内容的人像照片。

摆姿技巧

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在拍摄模特的时候使用,在平常的摆拍中也可以用到,可以说拯救姿势废。

各种姿势

站姿、坐姿、躺卧姿、蹲姿、跪姿、趴姿、跳姿、手姿。

  • 一般常见的站姿有S形,三角形和斜线型。在表现坐姿时注意坐下时应尽量虚坐在椅子边缘。
  • 躺卧姿可以非常好的突出女性的柔美曲线,采用躺姿时可以利用手臂的支撑来营造肢体的变化,可采用水平线对角线等构图方法。
  • 跪姿非常适合表现女性妖娆性感的一面。
  • 趴姿中手臂的动作很重要。
  • 跳姿在于拍摄者的抓拍。

疼痛法摆姿

虽然疼痛法在美姿中已提出好多年,但是拍摄过程中它还是一个屡试不爽的技巧。可以牙疼、轻度头疼、重度头痛、脖子疼、胸疼、腰疼、肚子疼、腿疼、脚疼,身体尽量避免出现平行或垂直的线条。

背景与人物

背景对一幅人像作品的成败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好人物与环境背景的明暗对比,色彩对比,疏密对比,虚实对比,体积对比,曝光对比,动静对比关系等,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实战

有人说摄影是熟练工种,也对,但是再想想,哪种艺术不是熟练工种?

我常会被摄影技巧打动,但我不太喜欢这个词,我之所以为它所动,是因为真正好的技巧之听命于神秘的内心世界。
–戴安·阿勃斯(Diane Arbus)

—- 5.27更新 —-
在接触了真实的相机之后发现第一次看书时忽略的内容都很重要,在此补上一些重要概念。本次实践使用的相机是佳能700D。半按快门对焦后完全按下快门拍摄。

光线的应用

光比,亮部与暗部,光比扩大会增加层次感,轮廓硬朗。可以在亮部测出光圈大小,暗部测出光圈大小。相差1级光圈光比为2:1,相差2级光圈光比为4:1,相差3级光圈光比为8:1.大于8属于大光比。更容易控制高调和低调的照片。
硬调和柔调,分别表示亮暗的过度程度。大部分照片硬调更好看。
曝光宽容度。利用宽容度有限可以创造出于人眼效果不同的效果。

闪光灯及应用

在光线昏暗的环境下拍照,如果使用闪光灯加较快的快门拍摄,容易造成前景主体太亮,而背景依旧昏暗,无法辨别细节。而慢速闪光同步会延迟数码相机的快门释放速度,以闪光灯照明前景,配合慢速快门(如1/15s)为弱光背景曝光。这样就能摄出前后景均得到和谐曝光的照片。

  • 前帘同步闪光是指先闪光,主要用于在光线较暗的时候拍清楚主体。
    后帘同步闪光主要用于运动的物体拍摄。拍摄时后帘同步开启,快门开启,拉出一串运动的影像,最后闪光灯开启,将主体定格。特殊效果用于表现运动。
    前后帘在快门速度比较满时比较明显。
    闪光灯的光会快速的衰减。闪光灯摄影快门不是控制因素。
  • 闪光灯曝光控制
    闪光灯曝光控制,可以减少或增加闪光补偿来控制。
    暗光情况使用闪光灯应该适当增加ISO,慢速快门。
  • 使用方法
    弱光增强;强光补光;增加眼神光;创意闪光。

测光

测光分为评价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和点测光。

  •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可以说是人像拍摄独享的测光模式,非常适合画面中央被摄主体亮度均匀而主体周围光线变化较大的场合。
  • 点测光可以精准控制曝光,是针对画面中央极小范围进行测光的模式。

相机的设置

  1. 拍摄模式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对于人像拍摄使用更多的是光圈优先曝光和手动曝光。白平衡放在自动档(配合jpg格式照片),对焦用的更多的是中心点对焦和单次对焦。
  2. 测光模式
    测光方式用中央重点和点测光。因为作为人像拍摄,首先要保证所拍人物的正确曝光。特写的拍摄用局部测光,更精细的拍摄,逆光等使用点测光,光比比较大的场景中用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3. ISO调整
    光线允许的情况下设为100或200. ISO一般情况下越低越好。光线较暗,阴天的傍晚可以选择400,室内光线较暗可以选择800,偷拍可以选择1600。感光度越高,照片质量越粗糙。
  4. 自动化亮度
    启动自动亮度优化虽然会拖慢机内处理速度但是拍人像无所谓。
  5. 光圈
    一般镜头会用到的光圈号数为f/2.8~f/22.光圈优先AE是一种在人像和风光摄影中都最常用的自动曝光方式。
  6. 曝光
    如何准确曝光,测光表标尺到零就可以准确曝光。标尺在负的一端时,可以先将光圈缩小,接下来再考虑转动快门。如果标尺在正的一端,光圈增大,接下来转动快门,增快快门速度。快门速度过快时,手很难端稳,可以选择三脚架或者开闪关灯。
    手动模式M下可以拨动轮盘调节快门,Av+轮盘调节光圈。

拍摄人像时的两种常用镜头

  1. 原厂镜头和副厂镜头
    副厂镜头有些品质不输原厂,而且价格比原厂便宜。
  2. 变焦镜头和定焦镜头
    24~70mm或24~120mm属于标准变焦镜,70~200mm或70~300mm属于望远变焦镜。50mm、85mm和135mm属于定焦镜头,这些镜头都可以用来拍摄人像。长焦端的镜头景深浅。初学者可以优先使用中望远镜头入手。

夜间拍摄

  • 夜景采用广角镜头摄影,风光摄影。拍摄地点多为俯拍,增加画面中的信息量。
    夜景广角镜头是一个较好的镜头,感光度ISO应尽量低,快门速度慢(无法手端),产生了长时间曝光。利用三脚架取景,辅助使用快门线实现闭门。降噪功能设为自动时在镜头速度较慢的时候打开。白平衡设置5500以上色温,低色温显示冷调,也可以直接设置为钨丝灯模式。对焦选择单次对焦。面对白纸时会对焦失败,采用手动对焦,拨动对焦环即可。建议使用平均测光。建议使用小光圈,让光源表现出星芒。小光圈8 11 16等成像质量会更好。
    如果拍摄的不是大场景可以使用大光圈。夜景摄影没有苛刻的曝光要求。
    拍摄夜景避免大光源入镜。
  • 拍摄夜景人像使用快门优先,慢速快门可以拍背景,前景由闪光灯照亮。焦距短一点,光圈收小一些。
    ISO可以使用400~800, 稍大的F4、F2.8的光圈。找到合适的快门,在此快门基础上减少一道两级的曝光。白平衡模式使用闪光灯,设置后帘同步。
    要搞清楚闪光灯的范围,不超过5m。快门最好用脚架。
    拍摄人像可以采用中长焦。85mm以上。


本文标题:数码人像摄影读书笔记与实战

文章作者:tsuki

发布时间:2019.05.24 - 14:28

最后更新:2019.06.01 - 13:04

原始链接:https://tsuki419.github.io/人像摄影与后期.html

许可协议: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及作者。

-------------THE END-------------
0%